→
今天上午,在山东淄博召开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包括合肥、安庆在内的全国17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安徽有三个城市获此殊荣,另一个是池州。此外,我省黄山和宣城等城市也正在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执着追寻20年森林梦从未间断 年,合肥与北京、珠海一起获得首批“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第二年,合肥编制完成《合肥市大环境绿化规划(森林城建设)》,开启了这座城市的森林梦想。 、年,合肥抢抓国家退耕还林的机遇,实施造林58万亩。 年11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建设森林合肥的重要决策,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植树造林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拉开了合肥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添绿行动,合肥造林绿化相继突破15万亩、20万亩和30万亩三个大关。 年,合肥委托中国林科院制定了《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江淮锦绣森林城、环湖魅力新合肥”的建设定位,提出了“一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建设格局,把环巢湖及其周边生态敏感区约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区域。 年11月,合肥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核查验收。 这里有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今年,合肥完成农村造林25.98万亩,城区绿化.83万平方米:四年来,合肥累计完成造林突破万亩,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共计完成城区绿化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万平方米,提升绿化万平方米。梦圆今朝合肥人将生活在“天然氧吧”中 合肥昂首迈向“国家森林城市”,将为合肥人带来什么?今天上午,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电影场景。 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预言,年将是人类末日,在片中,人类的工业活动造成全球变暖。 “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1℃,将会使高山的冰川和北极的冰层融化,海洋中的珊瑚礁白化,高山植物枯萎;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2℃,将会给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如果气温上升超过3℃,就会使海洋大循环停止,永久性冻土地带急剧融化,冻土层中所含的甲烷气体将大量排放,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导致地球系统的调节发生异常现象。到那时电影中的山崩地裂、滔天海啸也许就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这位负责人表示,打造“城市森林”就是模仿自然界的森林生态模式,依据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概念规划,按照植物多样性的复层种植和多层次种植的配置,科学打造有层次有变化的道路绿化,以彰显生态效益,实现路边有绿化、道路从森林中穿过而进行设计的。这种绿化方式,使绿化景观从上到下都很丰满,极具层次,创造出了复合型绿量。这些植物将大量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粉尘,产生大量的氧气,制氧量将呈几何级成倍增长,从而改善中心城区的自然环境。 具体来说,“森林城市为合肥人带来的效益将包括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其中生态、社会效益人人都知道,而城市森林建设的林副产品也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并且可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城市森林建设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区发展,增强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活力。 “未来,合肥人将生活在‘天然氧吧’中,市民将实现出门米见绿的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