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学科、全学段师训基地
实施系统、高端培训
引领教师高端成长
努力打造师训高地
为建设质量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项目启动为全面落实肥城教育四层面“72字”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四个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利用北京市海淀区在英语教学领域的高端资源,对肥城市英语教师进行全方位、介入式的指导与培训,拓展广大英语教师的学术视野,丰富专业素养,聚焦课堂教学,扎扎实实“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学生”,力争打造优质、优量、高效、创新的肥城市英语名师团队。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市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化成长,肥城市英语名师发展基地项目春季培训于年月29日—1日在肥城市桃都实验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
春风拂过,赶走凛冬,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这春暖花开、努力生长的奋斗时节,肥城市各市直、镇街初中共计四百余名英语教师共享这一场教学专业成长提升的视听盛宴。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孙绪河参加并主持了此次培训。
名师
引领
助力
成长
专家团队
培训会有幸邀请了国内英语学科权威专家和名师莅临报告并传授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旨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学习,探讨初中英语单元整合教学,聚集听说读写课堂活动设计,提升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了解中考英语改革趋势,把握如何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初衔接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整个培训突出高起点、接地气、重实践的特点。
林平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教师示范培训项目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教师招聘评审专家。
29日上午,林平老师作了题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培训。培训以TED演讲开始,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以视频来感受教育的关键词:Relationships。强调基于教师鼓励的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林老师在培训中讲到,单元整体教学是从知识到素养的桥梁。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这是在高效课堂研究进程中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打破一课一学的缓慢进程,让相对零散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林老师将教学理论与课堂实例相结合,从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如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如何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四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对比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和传统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我们明确了课堂改革创新是情感与智慧创造生成的过程。
在29日下午的讲座中,林老师做了题为《听说教学与中考听说应试》的培训报告。培训过程中与我们分享了北京市中考听力考试的相关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讲解了以话题为依托的听说训练。林平老师以多年的积累展现了英语课堂实践具体操作层面的智慧与技巧。
聂成军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英语教研员、高中英语教研室主任。我国基础教育界资深英语教研专家。
北京市英语学科教学带头人。
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0日,聂老师结合中国节气,以与节气相关的古诗词翻译导入题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英语教育》的讲座。
古诗词是集韵律、格调、意境之大成的汉语瑰宝,在翻译家如许渊冲先生精湛的翻译笔触之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不同的文化碰撞的交融,其实也折射出当今世界中西方交流日益密切。在场的每位老师无不沉浸其中,感受到了中外文化贯通之美。这也与当代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宗旨不谋而合。
聂老师的讲座包含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等方面。
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无他,乃心灵的转向”。聂老师提出教育要回归本源即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育的使命,在学语言、悟文化、建思维、笃践行。
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聂老师强调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演绎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尽量输入本堂课的目标语言同时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聂成军老师的讲座为全体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宽度。
君子文化
培训中聂老师还提及“教育无他,唯造君子”。
读书明理,不仅是为了稻粱谋,更意味着承接了一种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个有自尊、有使命感的君子是不会感到“空心”的。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不论处在什么境遇下,君子的人格不会因为外物,贬损分毫。这就是为什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培养更多的君子,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应当致力追求的。
史小昌
北京市海淀八一学校保定分校的执行校长。
北京市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曾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第八届全国“十佳初中英语教师”、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全国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一等奖、北京市初中英语现场观摩课一等奖和最佳创意。
1日,史小昌老师做了题为《从一开始,坐二望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初衔接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讲座。
史老师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小学初中为何衔接,从学生视角、家长视角、教师视角分析了小初衔接的重要性。衔接什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在衔接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落实素养,变革教学方式,致力学生长远发展及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史老师还提到“知行统一方能行稳致远,低头赶车,更要抬头看路”。
史小昌老师给全体英语教师以润物无声的教学理念改变对学生层面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