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肥城市新闻
肥城市学校
肥城市人口
肥城市旅游
肥城市小吃
肥城市美景

著名出版家书法家杨宪金为ldquo

著名出版家、书法家杨宪金

为“范家沟十景”题写书法精品

由中国楹联图书馆和中国志愿者图书馆举办的“范家沟十景”征集名家书画篆刻精品活动于1月18日启动。春节后,征稿组委会收到来自北京的我国著名出版家、书法家,原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西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水墨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图书馆顾问、研究馆员杨宪金先生的四尺诗词书法精品2幅。

两幅分别是他书写的征文评委李建军的题范家沟诗:

东谷樵歌

高山顶上打柴忙,此谷彼坡笑浪扬。

一束野花肩头插,推车担担伴斜阳。

东坡碧树飞红锦,遍野黄蜂戏紫花。

牛背横骑杨哨响,勃勃兴致不回家。

两幅作品均用行草书书写,用笔苍劲,师法自然,诚为难得之佳作。

李建军回赠杨宪金先生嵌名联

杨氏门风,崇文尚德;

鲁齐儒教,宪律金科。

附1:

从红墙走出来的书法家——

杨宪金简历

杨宪金,山东省肥城市人,年生。年进入中南海警卫团,年被任命为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年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图书馆首批研究馆员,顾问。

作为泰山脚下肥城桃园的学子,杨宪金离乡40多年,先后担任中央警卫局助理员、科长、西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年,18岁的杨宪金走进中南海,成为一名警卫战士,但拿枪的手,始终没有荒废握笔驰骋“宣纸沙场”。年,杨宪金被任命为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大型精装画册《中南海珍藏书画集》,让伟人故居与中南海所珍藏的稀世名画面世,广受好评。之后,他又策划主编了《中南海风光》、《毛泽东故居藏画》等精品挂历,发行量突破万册。年,杨宪金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先后策划主编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毛泽东手书真迹》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离休后,杨宪金握笔的手恰如战马飞驰,渐入佳境。长达40年的红墙生涯,让杨宪金耳濡目染伟人的人格魅力、精神气度,渐渐融化到人生理想的塑造修炼中去;由于职业关系,杨宪金有幸目睹大量伟人手迹和历代书画名品,他还与众多老一辈书画大家多有交往,有幸当面观摩大师的现场手书;在书法学习中,杨宪金从“二王”入手,继而苦研米芾、王铎、傅山数十年,终于博采众长,创造出风樯阵马、笔走龙蛇、气势恢宏的艺术风格。

现为中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协会书艺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

杨宪金认为,一个书法家最重要的是人品、文品、艺品三个方面,创作诗歌、楹联和书法,其实就是把自己多年来的所学奉献给社会,艺术最重要的是要为大众服务。

他先后策划主编了系列精装画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国传世名画》、《世界传世名画》、《毛泽东手书真迹》、《山东潍坊风筝全集》、《杨家埠年画全集》等。

其中《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成为许多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公认的抢手藏品。出版的《科技兴神州》、《走向新世纪》、《海外赤子情》等被列入中宣部、国家教委等五部委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向全国发行。西苑出版社经过杨宪金十几年的精心经营,已发展成中国的一流大社。

从军人到文人没有转型之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领导决定成立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专门来编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南海珍藏的名贵字画的精品,公开向社会出版发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渴望。经过领导委派,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宪金走上了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的岗位。

此时已经是团级军官的他,立即投入新工作中,策划主编了大型精装画册《中南海珍藏书画集》,让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伟人的故居中与中南海所珍藏稀世名画面世,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之作为赠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友人的珍贵礼品。之后,杨宪金又策划主编了《中南海风光》、《毛泽东故居藏画》、《周恩来总理藏画》、《中南海藏画》、《毛泽东诗意画》、《毛泽东手书》、《开国元勋》、《元帅》等一系列近20种精品挂历,发行量突破万册。那时候,大众传媒尚不发达,对于想一睹领袖风采、欣赏中南海风景的老百姓而言,挂历是很重要的传播媒介。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很容易回忆起家家户户都挂过这道从红墙里走出来的风景线。

由于当时中南海向群众开放参观,所以杨宪金还率领团队将整理的中南海文史资料,编辑成图书、画册、挂历等出版物,让参观中南海的群众有了艺术普及读物,让他们在参观时,真正能看懂、读懂中南海。杨宪金所作的努力,正应了那句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年,杨宪金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这是一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管的中央级出版社。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成立西苑出版社,杨宪金出任社长兼总编辑,同时仍兼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这对于杨宪金来说,是考验、是责任,更是一个展示身手的大舞台。

老前辈潜移默化中塑造了自己的品格

从弱冠少年到年逾花甲,杨宪金在中南海度过了大半辈子,那里留下了他的青春激情,也塑造了他与红墙内老同志代代相承的精气神。红墙里的日日夜夜,杨宪金接触到,目睹了老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亲身感受到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

“在中南海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在老前辈的潜移默化下,知道该怎么做事、怎么做人。”杨宪金向记者举例道:“以前我们住在四合院里,每到秋天,地上总是铺满落叶。老前辈每天早晨4、5点多钟就起床清扫落叶,然后又正常上班。我那时候想,我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理应比老前辈更勤快,所以我每天起得比老前辈更早,赶在他们起床前把落叶全都打扫干净。”

就是这样一种踏实、勤恳、不徇私、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处世风格使杨宪金在红墙内外赢得一片赞誉。也正因为如此,当他成为西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总是能完成别人眼中的不可能任务。有一次为纪念朱德同志诞辰策划展览和出书,在一个月时限内要征集多幅作品。时间紧、任务重,朱德的儿媳赵力平焦急地问杨宪金能不能办成,杨宪金告诉她没问题。紧接着,他向全国知名书画家发出多封邀请信,短短半个月内就全都收到了回信。

“为什么这些名家愿意在那么短时间内把作品交过来呢?一是因为朱德同志的伟大,大家对朱德同志的崇敬之情;二是因为身为组织者的我那么多年来为书画家们服务的积淀。如果我平日做事以私心来做,不考虑对方的想法,书画名家们又怎会愿意交来他们的作品。”杨宪金说。

书法诗联开拓艺术疆域无止境

在中南海的书山画海中,杨宪金因占“地利”之便,有机会接触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收藏的书画真迹。通过对这些悬挂于中南海各厅室的名家佳作的细致研读与整理,他不断从中吸取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粹。特别是缘于中南海珍藏书画集的编辑出版,又使他结交了吴作人、吴冠中、启功、白雪石、沈鹏、欧阳中石等一大批书画界名流。

耳濡目染名家经典之作,再加上受大师的亲自指点,从军人转型为出版家的杨宪金,又一个漂亮的转身,成为了一名书法家。

杨宪金的书法初习王羲之、王献之,深受《兰亭序》、《圣教序》和《中秋帖》等帖的浸淫滋润。晋字的韵律影响了他的书法始终,这为他书法的成功和特色的行程奠定了基础。继之他深研米芾、王铎、傅山的书法,这三位浪漫主义的大书法家是二王书法的最成功传承者,在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正因为此,他们成了杨宪金学习的对象。无论是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王铎的“蛟龙如海,气贯长虹”,还是傅山的“宁拙毋巧,虎步熊视”,杨宪金都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多年的苦心钻研,潜移默化,形成了他自家的面貌:章法严谨,结构紧凑,布局巧妙,以米(芾)王(铎)汪洋恣肆、虬翻蟒卷的姿态,直追二王(羲献)精美流妍、遒劲超然的神韵。他的作品不仅苍劲刚硬,自由合度,而且洒脱俊迈,气势磅礴,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成为了杨宪金的艺术疆域一角,他对艺术的追求并不止步于书法。

杨宪金的诗古体、律诗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律诗,追求韵律美和意境美。他的诗受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等人的影响,既追求浪漫主义,又注重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楹联,重格律,讲平仄、虚实,春联、名迹联、风景联、励志联、言怀联、喜庆哀悼联等都是他涉足吟咏的范围。

年杨宪金主持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的工作,从此,他全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他创作了大量诗词、楹联,举办了多次全国性楹联大奖赛。年,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成立,杨宪金任院长。如今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已在全国设有二十多家交流中心,原本该悠哉乐哉、颐养天年的杨宪金仍旧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全国,为水墨艺术的的传承和发扬鞠躬尽瘁。

如果说,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所大学的话,眼前这位质朴、亲切、刚健、儒雅的书法家的特殊经历,就相当于进了一所博大精深的学府。

“领导不一定知道我对艺术、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看中的是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态度,交代我干一件事,我就一定会认真地把它干好,所以领导才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季羡林先生生前看了杨宪金的作品后,还于病榻上为其题词“杨宪金书法艺术”,并称赞他的诗歌、楹联创作质朴无华、造语典雅,书法风格厚重大气、古朴雄强,走的是一条先从法入、后由法出的艺术研修之路。冯骥才先生也赞叹杨宪金行草狂放而不粗野、雄奇而不怪诞,笔法纵敛适宜、刚柔相济,堪称字如其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认为杨宪金有豪放、儒雅和淡泊自守的品格,还为杨宪金撰写了书斋名“律己斋”。

附2:“范家沟十景”征集名家书画篆刻精品启事

原创:云蒙山楹联论坛云蒙山楹联论坛1月19日

“范家沟十景”征集名家书画篆刻精品启事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迎接建国70周年,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丰富乡土文化内涵,传承中华国粹,倡扬志愿服务精神,中国楹联图书馆和中国志愿者图书馆在年征集“范家沟十景”征文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基础上,决定举办“范家沟十景”征集名家书画篆刻精品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楹联图书馆

中国志愿者图书馆

二、协办媒体

《中国楹联家》杂志社

《文艺家》报社

中华楹联网站及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chengzx.com/fcsxx/13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